垂盆草
多年生草本。不育枝及花茎细,匍匐而节上生根,直到花序之下,长10-25厘米。3叶轮生,叶倒披针形至长圆形,长15-28毫米,宽3-7毫米,先端近急尖,基部急狭,有距。聚伞花序,有3-5分枝,花少,宽5-6厘米;花无梗;萼片5,披针形至长圆形,长3.5-5毫米,先端钝,基部无距;花瓣5,黄色,披针形至长圆形,长5-8毫米,先端有稍长的短尖;雄蕊10,较花瓣短;鳞片10,楔状四方形,长0.5毫米,先端稍有微缺;心皮5,长圆形,长5-6毫米,略叉开,有长花柱。种子卵形,长0.5毫米。花期5-7月,果期8月。
产中国福建、贵州、四川、湖北、湖南、江西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苏、甘肃、陕西、河南、山东、山西、河北、辽宁、吉林、北京(模式产地)。生于海拔1600米以下山坡阳处或石上。朝鲜、日本也有。
垂盆草性喜温暖湿润、半阴的环境,适应性强,较耐旱、耐寒,不择土壤,在疏松的砂质壤土中生长较佳。对光线要求不严,一船适宜在中等光线条件下生长,亦耐弱光。生长适温为15-25℃,越冬温度为5℃。
垂盆草可采用种子繁殖,也可采用无性繁殖,即采用枝条扦插法、分株繁殖法或压条繁殖法,极易成活,通常采用分株或扦插繁殖,分株宜在早春进行,扦插随时皆可。
扦插时将匍匐茎剪切成3至5厘米的小段,然后扦插在预先准备好的扦插床内,插后喷灌水,水要浇足,且保持扦插床内土壤湿润在20℃至25℃温度下,10至15天即能生根。待幼根由白变为黄褐色时,开始移植。
栽培技术
选地
垂盆草不择土壤,田园土、中性土、砂壤土均能生长,生命力极强,茎干落地即能生根,忌贫瘠的土壤,表现出生长衰弱的现象。施肥
垂盆草栽植须适量施入有机肥,经过粉碎的棉籽饼、麻酱渣或鸡粪干均可,垂盆草生长过程中每半月少量施用一次复合化肥。浇水
垂盆草生长速度快,需水量比较大,施肥后要立即浇灌清水,以防肥料烧伤茎叶或根系,土壤不能积水。病害防治
垂盆草常见病为灰霉病、炭疽病、白粉病等。
防治方法:发病时可用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、80%代森锌500倍液、75%百菌清500溶液交替喷洒。